
写作习惯有什么启发
2022-05-08 18:00:20
无锡英才网
12岁那年,语文老师推荐我的一篇作文到报社去发表。作文拿走的当天晚上,我就专门找我大姐讨论了一次文学,我说我如果能发表…篇作文就可以当个作家。大姐虽然热情地鼓励了我,但是她还是提醒我,写作要有一个好的态度,不能随便趴在一个什么桌子上想写就写,要沐浴焚香危襟正坐。当时我还不太了解这两个成语。不过,倒是给她说中了,那一篇作文后来并没有发表。
当兵3年以后,我觉得自己越来越闲,就开始写点什么。因老是白天在屋里写,科长找几回找不到我就给我出主意:你这样怎么能写出东西来!所有作家都是熬夜写,夜里安静。 究竟怎么写才能写出好作品呢?写《蹉跎岁月》的叶辛说他一般喜欢15点到19点,而且屋里的光线再暗一点。但是这个方案显然不适合我,因为这中间我要吃晚饭。老作家高晓声也是15点多钟开始写作,但是他更能熬,一般要写到22点钟左右。 估计高晓声还没有开始打呼噜呢,刘心武就开始写了,他写到早晨4点钟睡觉,然后11点钟起来,早饭、中午一起吃。当然这是刘老师20年前的习惯,现在年龄大了不知道还是不是这样,我想应该不会了。你看路遥,他老是“早晨从中午开始”,结果对身体就特别不好。总的看来,似乎早晨是最不适合写作的时间。 当然也有例外,有人说他见过梁凤仪,谈着谈着话,就说不好意思,我得赶个稿子,您稍等,就40分钟,之后她真的就把稿子写好。还有过去的张恨水.据说可以在打麻将的时候抽空出来写东西。王蒙好像也很厉害,据说只要有几分钟闲时间他就可以写出一段,甚至有人说他像是水龙头,什么时候拧,都有文章像自来水一样哗哗流淌。 与这些人相反,还有另一个极端。格非说马原写得少是因为他本来就写得慢,对条件要求还很高,对纸、笔、墨有要求,对声光电也有要求,光还分日光和电光。马原这样让我感到很欣慰:不是我写不好,实在是我的环境不允许我写好。 20世纪90年代初期.电脑出现以后,换笔曾是一个大事件。比如刘恒当年就说:用笔,坚持用笔。而且他是往本子上写,直接写,“就像记日记一样”。刘震云是先写在小本子上,再抄到稿纸上,因为他直接面对稿纸写不出来。这个刘老师还说他“一般在办公室写”,而且“在办公室我一天写三次”。刘老师的这个方法最适合我,但估计我现在的领导不会同意,因为他雇我并不是为了让我当作家。 虽然我知道这么多好作家的写作习惯,但我仍然没有成为作家。一位老师告诉我要多弄些书读。于是我就开始弄书,弄了好几千本。遗憾的是,我没读几本,最后却为了生计,开了家网上书店。

上一篇: 那些年,明星创办的品牌毁了多少脑残粉
下一篇: 做一名优秀的表达者
通用模板
推荐范文
范文 | 模板
- 王钦若写诗为吃肉 2022-05-11
- 真正的相爱,是彼此成全 2022-05-11
- 我高中的最后一小时 2022-05-11
-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022-05-11
常用 | 推荐
- 文明史与师道尊严 2022-05-11
- 郁达夫王映霞是这样把家毁掉的 2022-05-11
- 无人问我粥可温 2022-05-11
- 怨妇三千你独具一味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