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时光以光
2022-05-11 17:31:57
无锡英才网
人,是故事的产物,通过对榜样的追随,人类的美好得以一代代传承。 人,又创造着故事,通过一言一行,人类在时光中书写出丰富多彩的传奇。 哲学家Mcintyre更是干脆宣称:“人在本质上是一种讲故事的动物。” 叙事是什么? 简而言之,当然就是描述故事。不同主题的叙事,是以不同中心汇聚素材,进行选择与叙述。但是,在工业革命的进程越来越泯灭个体的差异时,在生活与思考越来越碎片化而将意义解构乃至消解时,叙事因为必须关注叙述对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长度,必须把握叙述对象在此时此刻与其他相关对象联系的广度,成为一种将对象视为整体的思考方式,也就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概念,并成为一种学术思潮,诞生了叙事学。 教育叙事,则作为一种人本主义的个性化表述,不仅让知识具有生命的温度,尤其是教师通过叙事,可以 消除这一职业成为传授知识的媒介、导致个人被工具化所形成的疏离与冷漠,重新建构教育的价值感意义感。 新教育正是在叙事的基础上,提炼出独有的“榜样+底线”的引领方式。从个体而言,意味着自我管理,从易到难的不断挑战。从团队而言,意味着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重视所有个体的不同起点,以底线确保基础,挖掘所有个体的潜力,以最高标准激发。 所以,我们特别重视教育叙事的写作,并对教育叙事及其写作本身不断进行审视。 叙事是一种选编。当一年过去,365天就像365根丝线,你在叙事时不可能把所有的丝线全部进行编织。而你选择了哪几根、哪几种颜色的丝线,本身就已经决定了编织出花纹的色彩。因此,正如描述半杯水时,会有着“半杯是空的”和“半杯是满的”不同,积极的叙事,本身就是选择看待事物的角度,是对自己心灵的暗示。正确的叙事由此成为一种自愈的方法,是对不幸的抚慰,对创痛的疗愈。 叙事是一种叩问。遭遇是教育。但,不是所有遭遇都真的成为了教育。未经反思的生活不值一过,教育更是如此。所有外在的一切,只有经过与自己的互动,才能产生教育的功用。当我们对一些人与事深入地思考,进而叩问自己,才可能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素养。 叙事是一种梳理。对一段时光进行总结,比如,读了多少本书?写了多少篇文章?在相对简短的篇幅内,记录有广度的生活。所有对过去的描述,都隐含着对未来的期许,在梳理中,过去和未来凝聚在写作叙事的当下,就会让人对当下产生特别真切而深刻的意义感。 叙事是一种统一。碎片化的信息,我们只有在一个阶段内,把无数信息汇总,在背景下重新整编,才能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 叙事是一种融合。我们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所有对立的二者,都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如教师与学生,主观与客观,整体与局部,工作与生活,上班与下班等等,没有其中一方,必然另一方也就丧失了存在。但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受到情绪影响的情况下,我们通常会将二者对立。通过叙事的情境再现,对当时的情绪是很好的发泄,对立的双方会部分显露出真实的面目,从而让人不知不觉将两者融合,学会更为全面的思考问题。 归根结底,叙事是一种编织。千百年来,我们对生命只有一个单一纬度的评判:将人二元对立,划分为英雄与民众、主角与配角、治人与治于人、引领与被引领,习惯于以结果倒推过程。这一纬度既督促人们追求崇高,也导致对生命意义的认定出现成王败寇的功利化倾向。叙事则为我们增加了一个全新的纬度:从每个生命出发,对每个生命的当下进行审视。在这一纬度上,每一个叙事的个体都会成为主角,都能建构自己的英雄故事。如此二者结合、一经一纬的编织,对生命的价值意义完成了新一轮的建构:既肯定英雄、主角所做的卓越贡献,更从人本的角度指出,人人都是自身主角,人人都可成为英雄,呼吁每个人都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这是叙事的终极意义,应该成为教育叙事者的自觉追求。 否则,一切原本并无意义。在我之前,亿万年岁月,早已存在。在我之后,时间长河,仍将川流不息。 惟独此时此刻,我在这里,我的价值是什么?这才是一切。 藉由我的出现,藉由我的价值,时光才有意义。国家民族以至人类的历史,正是由一个又一个,书写而成。 不是时光赋予我们生命,而是我们的生命,赐时光以光芒。
通用模板
推荐范文
范文 | 模板
- 王钦若写诗为吃肉 2022-05-11
- 真正的相爱,是彼此成全 2022-05-11
- 我高中的最后一小时 2022-05-11
-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022-05-11
常用 | 推荐
- 文明史与师道尊严 2022-05-11
- 郁达夫王映霞是这样把家毁掉的 2022-05-11
- 无人问我粥可温 2022-05-11
- 怨妇三千你独具一味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