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阙里的寂寞春雨
2022-05-08 08:20:50
无锡英才网
三月的春雨,点点滴滴细细密密,在古城上空不舍昼夜地飘洒。 我撑开伞,一脚踏进南宗孔庙,感觉瞬间更换了时空。 古意森然的黑瓦白墙,苔痕翠绿的青石台阶,无语矗立的参天古树,南宗孔庙,竟是如斯寂静,如斯安详。 顺着小道缓缓前行,满耳都是春雨的细微颤音,“滴滴滴,嘟嘟嘟”,落在瓦上,落在伞上。在这个古老建筑群,时光仿佛停住了脚步,世人似乎早已把它遗忘,唯有温柔的江南雨,每到这个季节,总是如约而来,用白亮轻盈的小点,弥漫了这里的每一个角落,大成殿、世恩堂、圣泽楼、檐下、阶下……春雨像高明的画家,一点点地把这里描画成一个朦胧的烟雨世界。后花园的草坪上,海棠盆栽一字排开,深褐色的枝干上,花事正好,那红色,宛若永不熄灭的火种灼人眼。 穿过一道小门,高高立起的红墙上,爬满了深褐色的薜荔藤,枝蔓张开的弧度那么有力,藤尖上刚晕染出一点绿意,似乎能听到汁液在其中奔腾不息,下一秒就要喷涌而出。墙的对面是一座赤色的阁楼,黑底牌匾上写着“思鲁阁”三个金色大字。思鲁思鲁,就是思念鲁地的故乡啊!多少个明月夜,孔门后人,倚着阁楼的一扇小窗远眺,故乡不堪回首!虽然身处遥远的江南,远离了刀光剑影,但绵绵的思乡之情难了。 走进思鲁阁,看见正面石碑的孔夫子肖像。先生双目炯炯,神色从容,长身肃立,拱手含胸。伸手抚触,碑石已经模糊,只能依稀辨出上面的字迹。恍惚之间,我看见那位睿智的老者立于熙攘的街上,轻抚长须,笑称自己为“丧家之犬”;在陈地绝粮七日,依然抚琴高歌。 移步碑廊,青石碑刻着一幅幅孔子的圣迹图,先生的生平事迹一幕幕在我的眼前展现。“泰山问政”,对孤苦无依的老妇人同情,先生的仁爱之心温暖着我;“在川观水”,无尽的岁月随汤汤河水流逝,先生的光阴之叹震撼了我;“伯牛染疾”,紧握爱徒之手,先生的慈父情怀感动着我;“韦编三绝”,暮年读书不觉倦,先生的治学精神鞭策着我。“沂水春风”最让我驻足流连。想那遥远的春秋时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等学生侍奉着先生,幕天席地,团团而坐。课堂上,学生们有的鼓瑟,有的闲聊,也有的发呆。没有堆成山的作业要赶,没有虚伪的清规戒律要守。而此刻,春风刚刚掠过黄河,沂水河尚未彻底解冻,早春的大雁正排成队在蓝天上飞过,写下一个个大大的“人”字……多么和谐的师生关系!那是我最向往的求学境界! 寻着孔子的足迹往前,穿过爬满紫藤的花架,推开贴着剪纸的木门,偶一抬头,我看到了墙上“孔洙让爵”的故事。元朝初年,元世祖为牢牢地掌握政权,要已经南渡到衢州的孔洙袭封衍圣公,返曲阜。可是,孔洙以“江南有祖茔,高堂有老母”为由让爵回三衢,“宁愿违荣不违亲”。是啊!世人盛赞孔洙让爵的凛然大义,可是于他而言,只是不想再饱尝思乡之苦。守着这方祖祠,带家人在这块肥沃的田野里耕耘,看孩子在古旧的园子中玩耍,平淡里有真滋味。 孔庙像一位沧桑的老人,散发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孔庙也像一个相知的好友,给我智慧,给我安宁。这里的一草一木,似乎都那么亲切;一砖一瓦,也让人平添了文气。它们温暖着我的心,久久不散。 孔庙大门正面,矗立着一块古朴凝重的太湖石,石上镌刻着“东南阙里”四个大字。孔子家住曲阜的阙里,故宅门所对的街道即是阙里街。“阙”指“石阙”,“里”是“里巷”。当年,宋室南渡,孔氏随之南迁,儒风南渐,弘道江南。从此,衢州也是孔氏族人的故乡了。 一个人,一把伞,沿着铺着青石板的街,在若有若无的雨声中,我踱步到了遥远的从前。 (指导教师:汪啸波)
通用模板
推荐范文
范文 | 模板
- 王钦若写诗为吃肉 2022-05-11
- 真正的相爱,是彼此成全 2022-05-11
- 我高中的最后一小时 2022-05-11
-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022-05-11
常用 | 推荐
- 文明史与师道尊严 2022-05-11
- 郁达夫王映霞是这样把家毁掉的 2022-05-11
- 无人问我粥可温 2022-05-11
- 怨妇三千你独具一味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