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美好清爽的甘泉会造就清澈的荷塘,贡献一本书,感谢一份爱。那么关于相关的读后感该怎么写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读《文化苦旅》有感范文,供大家参考。
读《文化苦旅》有感1
第一次听说《文化苦旅》这本书还是在上中学的时候,直到上大学时才买了一本认真来读。古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作者一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增长智慧的机会,也使心灵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洗涤。
我细细读着书,慢慢地被书中的历史、游记所吸引。从莫高窟的中华民族痛失瑰宝到风雨天一阁那座仅存的藏书楼,从沙原隐泉到洞庭一角,又从吴江船到牌坊。作者走过的每一处地方,似乎都蕴藏着那么多中华历史。有时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华五千年历史,每当走到一个地方,都能想起此地过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评价。
读这本书,就像和作者一起,从中国的西北走向江南。偶尔,作者也会停下来,写一写腊梅或是写写自己的藏书,或者在每个清静的雨夜里想起,夜雨诗意。但是作者永远都没有忘记,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着文化气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要摆脱也摆脱不了。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凄艳的晚霞下,我看见了王圆麓,那个敦煌石窑的罪人;在罗池庙里,我看见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见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见了华发苍然的苏东坡。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历史的重压,苦在历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远离,更苦在文人心里的敏感。
读了这本书,不仅让我略懂了作者,更让我读懂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丝细脉。
读《文化苦旅》有感2
《文化苦旅》是一本文字优美却又言之有物的书。这本书让我游历了大江南北,带我穿越时空,领略唐宋元明清的历史。本书写的是中国名处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可按以说是一本游记;而在其中又记录了许多史实;也可以说是一部史记;而全书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诗情画意,又使这本书成为一部很不错的散文集。
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作者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这本书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成了一篇篇绝妙的文章。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不禁严肃起来。像一个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自己不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不得不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我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才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
苦与甜本是一家,先苦后天,才知甜滋味。正如余秋雨把书名取作《文化苦旅》!但苦中处处有希望的曙光。
读《文化苦旅》有感3
提起余秋雨,可能想说得太多,满腔话语积压于心底,随时都有迸发出去的可能。但我还是愿意只打开一个小口,让那话语如涓涓细流一样涌出,将自己再次滋润。
读余秋雨的第一篇散文,是他的《文化苦旅》的开篇之作——《道士塔》。当时,我第一遍读,愤恨;第二遍读,无奈;第三遍读,就只有压抑了。目睹的一个个惊人的流失数字,我的压抑与它共存。王元禄是个罪人,没有错。但是,将敦煌文化的大量流失、出卖之罪完全归咎于他——那样一个20世纪初中国随处可见的猥琐、短目之人,更像是嘲笑自己。因为,他的卑微,实在不配承受这罪。他意识不到这份文明的伟大与灿烂,他只知道一百卷经卷值一个铜板,一车古画值三块大洋;他只知道如果在飞天甜美、神秘的微笑上刷一点白石灰,墙壁就干净了;他只知道本以强盗身份来这里的斯坦因,是西方来东方“取经“的人。他的卑微,承受不起这罪!我的压抑与这些耻辱共存。正像余先生喊出的:“我好恨!”
终于,《莫高窟》紧随其后,让我稍稍欣慰,余先生用敦煌壁画上明快的、油彩一般的语言,从诞生曙光的时候起,描绘到飞天腾空撒花的唐初鼎盛之期。欣慰于毕竟我们厚重的土地,还以它三千年孕育出的魔力,留住、或是说吸引住了一部分文明,就算是文明的.碎片,也能使后人从中拾取精华,沐浴灵魂。唐后,风格一次次改变,风沙一次次动摇这里,但是,风骨从未泯灭过。然后,飞天神秘的微笑朝向了日不落,这微笑后面是愤恨,是压抑,是无奈……
读《文化苦旅》有感4
第一次知道余秋雨这个人时,我才只有一年级,偶尔在《语文新天地》上见过他的名字。而现在,我则在《行者无疆》、《文化苦旅》中,细细地品味他的文章……
《文化苦旅》诉说着一个个中国古文化,外国文明的盛兴、衰落。余秋雨将它们讲述地栩栩如生,他游历四方,将所有的感悟都写了下来,便有了此书。书中的“苦”并非肉体上的辛苦,而是那些不朽的文明经历过的风霜雨雪,经历过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全书的主调是凭借事物以寻求文化的灵魂,人生的真谛。作者以艺术家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惨不忍睹,壮丽,凄惨的画面:王道士——王圆?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周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数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飞天”古壁画被王圆?用石灰刷白:“这样才干净。”阳关古址一片凄凉、荒无人烟,一望无边的古战场尸骨遍地……
我深深地感觉,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真得很耀眼,很璀璨,但过去很多人都不重视,中华伟大的作品都白白被糟蹋。我真想回到过去,告诉那些人:“求求你们,不要再这样了!这些都是艺术瑰宝呀!”但在他们眼中,这些东西毫无价值,再大的发泄也是空气一堆,换来的是他们一脸茫然……
读《文化苦旅》有感5
在广褒的中华大地上,漂泊流浪的余秋雨先生越过山盘水座,踏雪飞鸿,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一种苦涩后的回味,一种焦虑后的会心,一种冥思后的放松,一种苍老后的年轻,一种文字激昂的大气,一场细致精巧气可吞天下的深刻评述。——这便是《文化苦旅》。这便是文化的苦旅。
大漠的荒芜,黄河文明的盛衰,清丽凄迷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风情万种的古城风貌与历史渊流,余秋雨先生在心灵的旅途,以一位文化学者精准独特的视角,凭借丰富的文化感悟力与艺术表现力,再现了匿藏于时间底端的深刻思考,开展了一场山水风物与历史精灵的远距对话。壮哉!奇哉!妙哉!
是山水将文化的溶解,抑或是文化对山水的诗话?或是山水与文化的天地契合?在看似平常的风景名胜之中,蕴藏的历史与内涵,涵盖的文化与深沉,在秋雨先生笔下,点点滴滴,猛的,全都滴成一团,如一股急流,把人震撼,感耶!叹耶!撼耶!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只有饱经沧桑的老人才会领悟真正的人生哲理。”余秋雨对于文化的经典评论便是他沧桑后博发而出的哲思。苏东坡三十七岁便自称“老头”,他颇有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的那种放达。放达于山水世界,放达于文化天堂。他曾说他常伫立,于观察自然与人交际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史中,余秋雨先生将犀利的笔触直接伸向历史,伸向人文,他勇于批判历史,针砭时弊;他敢于发表见解,针针见血,这真是《文化苦旅》不同于其他散文之处,这正是《文化苦旅》长久不泯的精神所在。对于灵魂与精神的刻画,犹记得莫高窟里那位无知道士的愚蠢行径,犹记得长江入海口那个特殊群落一上海人的精明骄傲与能说会道。正是对于不被大众看到的内涵的深度挖掘,正是对于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的反映与体现,成就了这部书的魅力与价值。
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或许,我还未完全领悟作者的深意。或许,我还未真正读透这本书的内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怆奏响了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
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文化苦旅》,值得一读!
读《文化苦旅》有感6
最近在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书,看到他在大西北重走丝绸之路,重寻地域文化,很受震撼,借着端午节的假期,一来想去亲身感受下丝绸之路上的景观之美,二来为毕业论文地理融合研学旅行线路踩踩线。这次主要前往张掖和酒泉(敦煌)两个城市,这里跟大家说一下“甘肃”二字的由来,“甘”为甘州,也就是今天的张掖,“肃”为肃州,也就是今天的酒泉,敦煌是酒泉的县级市,由此以来也算是把“甘肃走遍了”,这次出行以地质公园为行进主线,因为于大西北而言,人文和自然已然成为一个统一体,时间和空间的耦合性于自然景观上表现的愈加热烈。
张掖的名称也是有说法的,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汉武帝下令拆分酒泉郡,设立张掖郡,希望“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可见,张掖诞生之初,就肩负重任,被寄予厚望。
张掖在汉匈战争中的重要性,在于其地理位置。祁连山中部有一个山口,叫扁都口,海拔3500多米,扼守蒙古与青藏高原交通的要道(祁连山的垭口)。而张掖正好位于扁都口以北,占领这里就能切断匈奴与羌的联系。东西向来看,想出阳关、玉门关通西域,张掖也是必经之地。
原计划此次出行是只想前往七彩丹霞景区,机缘巧合下也前往了平山湖大峡谷,从地理地质的角度而言,这两个地方确实可全权代表中国北方丹霞地貌,甚至在世界丹霞地貌上也有一席之地,七彩丹霞景区在20xx年冬天刚刚被评为5A景区,同时也归录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其影响力愈渐增大,平山湖大峡谷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和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的交界处,之前因为高速公路没有建设,一直不为众人所知,今年春,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基础建设也进一步改善,其知名度也在增加,被《中国地理杂志》誉为“比肩张家界、媲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丝绸之路新发现”,亿万年的风雨沧桑,大自然神奇造化,使得这里峡谷幽深,峰林奇特。
平山湖大峡谷海拔高度约1500至2550米,其地质构造属于红层地貌,也就是丹霞地貌,即发育与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峡谷以流水沟壑为基本特征,山势低且平缓,以沙石山为背景。读后感·和张掖的七彩丹霞不同的是,平山湖大峡谷更多的是典型的西北风光,苍凉萧瑟,在峡谷中一路行走一路感受,不知不觉就会让你想起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一次次前往,一次次出发,在游历于山水之间后,你会发现自己的胸襟、视野视乎也在一次次变得开阔、明朗起来。
随后,驱车前往七彩丹霞景区,在来之前,关于七彩丹霞的美景已经关注了许多,多到近乎有些腻了,甚至想直接前往敦煌,但当自己身临其境的时候,还是被震撼到了。作为地理人,错过确实可惜。
它表现的视乎更多的是南方水乡多彩景色,很难想到自己置身于荒凉大漠之中。它是中国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你会看到七彩峡、七彩大扇贝、七彩练、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观,层理交错、色彩斑斓,十分绚丽。
读《文化苦旅》有感7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一步,豁然开朗……
自从武陵人无意中寻得世外桃源,每个人的心里都埋下了一个桃源――一个没有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幸福国度。困顿于凡尘俗世间的纷纷扰扰,心中的桃源在一次次踌躇间离我远去,却又一次一次在梦里徘徊,在浅唱低吟间踯躅。
一途征程,一途文化,一途追忆,余秋雨就这样背起行囊,踏上文化苦旅,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千百年后的骚人墨客或许再也找不到祖先留驻的脚步,历史的烟尘抹去了他们的足迹,凭添一份沧桑。余秋雨,那份失落的许文明让他心痛不已,心中的桃源不复夕日,他愤然,苦旅,真是苦旅!一次次的伫足而望,一次次的神人交融,他川梭在历史的漫天云雾中,有一丝渴望――拨开那片缭人的云雾,让心中的桃源重见天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如汩汩流水在天尽处汇成磅礴气势奔汇而下的瀑布,伫足其间无疑会被这吞吐千年的深远内涵所震慑。山重水复、苍莽大地上中国文化的步履曾因那些文人而真实存在,却又因那些文化而逐渐模糊,余秋雨,满怀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任凭蔓草堙路,依旧寻找着先人模糊的足迹,寻找心中的桃源,守护那片文明……
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中国从文明古国一步步迈向飞跃,和谐社会和谐,可那份古老的文明却已逐渐风雨飘摇。心中的桃源是近了还是远了?现实里再也没有李白的轻舟,陆游的毛驴,取而代之的是高科技的游艇与飞机,可这些交通工具再也到不了昔日的白帝城。纵使千百年后的我们旧地重游,也找不回那份失落的珍贵,它被藏在地下埋在土里,一点点被尘埃掩埋,锁进万劫不复的深渊……风声雨声仿佛不曾改变,可实在是物是人非,当年的一切好像依旧如故,可那抹神韵却已随风而逝。人变了,心情变了,即便在同一时间空间,那份属于历史的美好也找不回了,它早已在不经意间从人们指间溜走。心中的桃源啊,为何我已看不清了,是被那姹紫嫣红迷了眼吗?
我不是余秋雨,我没有那种际遇在朝霞中仰望白帝城,没能顶着浓烈的秋霜登临黄鹤楼,更没能在某个寒冬冷夜轻扣寒山寺门,但我倚着他
的足迹去过莫高窟,到过阳关,登过鸣沙山,饮过月牙泉,访过柳侯祠……虽是苦旅,我却在这段苦旅中看到了我的桃源――在历史深邃的苍穹下,有中原慈母的白发,小桥流水的人家,故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旌旗……晨晨暮暮,历史的车辙一刻不停地滚过我的桃源,扬起满天风沙,迷了谁的眼,只是那双眼流过太多泪,早被风沙磨钝。烟尘终会飘散,车辙也会被风沙抚平,只是那太多叹息的吹拂却在我的桃源一再沉封……
楚人一炬,阿房终究坍圯成一片废墟,我的桃源却在苦旅中深深扎根,日益清晰,恍然间我看到苍穹下那树醉人的嫣红,树下有个身影向我招手,临风处银袍翩跹……
近了,我的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