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作风总结
深化理论武装,及时“充电”,打好“思想”桩。“欲事立,须是心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无法“破冰”,行动上就难以“突围”。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党员干部作风总结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党员干部作风总结一
打桩,是建筑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指将木桩或石桩打进地里,以提高地基的承压能力。桩打得好、打得牢,地基才稳固,建筑才坚固。反之,就会有倾斜、倒塌的风险。这对我们为人处世、干事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党员也当学会“打桩”,筑牢根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深化理论武装,及时“充电”,打好“思想”桩。“欲事立,须是心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无法“破冰”,行动上就难以“突围”。党员干部要深化理论武装,打好“思想”桩。首先要抓好关键标尺,深入学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其次,要下一番心无旁骛、孜孜不倦的功夫,以敏而好学的求知态度、凿壁借光的学习劲头,经常学、反复学,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才能不断填充知识空白、弥补经验盲区、增强能力弱项,才能真正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党员干部只有打好了“思想”桩,干事创业才可保证立场不移、方向不偏,才能凝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永葆政治本色,不越“红线”,打好“廉洁”桩。“廉者,政之本也。”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党员干部要时刻紧绷廉洁自律这根弦。管住口腹、擦亮眼睛、克制贪欲,碰上“人情礼”决不能欣然笑纳,遇上“饭局”决不能欣然前往。需谨记,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会失一片人心。“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要关紧欲望的“闸门”,坚决从骨子里抵制歪风邪气和贪欲腐败,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做到在灯红酒绿不迷失、金钱面前不动心。只有始终坚守廉洁自律、慎独慎微、公正用权,才能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干扰面前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清廉是福,贪欲是祸。党员干部只有打好了“廉洁”桩,才能走稳人生每一步,党的肌体才能永葆健康。
锤炼过硬担当,不务“虚声”,打好“实干”桩。“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实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敢于担当是一种勇气,付诸实干则是更大魄力。党员干部要及时祛除懒政、怠政、惰政的不良之气,充分涵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浩然正气,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在挑战面前不回避、问题面前不推脱、挫折面前不退步。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从人民利益出发,甩开膀子、扑下身子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好事。一个人只有实干,才能提升水平、干出实绩。党员干部只有认真履职尽责,永葆为民之心,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逐件落实落地,我们的事业发展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党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党员干部作风总结二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特殊的植物尖毛草,前半年,矮得可怕,只有“一寸高”,混在其他的草里,非常不起眼,但在半年后,雨季到来,短短几天,尖毛草快速生长,形成一道两米“高墙”,等到人们刨开土地发现,尖毛草根部长达28米!原来,在这半年的时光里,尖毛草从未停止生长,它不动声色地积聚力量,努力扎根土壤,然后悄悄惊艳世人,这就是著名的“尖毛草定律”。其实年轻干部成长,亦如“尖毛草定律”。唯有在基层历经磨练,通过“狠狠扎根”积累经验,打牢根基,待到“雨季”到来时,方能强势成长,崭露头角。
悄悄拔尖,需要思想上“定定心”。对于草来说,根的长度和深度决定着它的生长后劲,尖毛草之所以成为“草地之王”,主要在于其足够的定力,不争一时长短。对于年轻干部来说,大多不乏闯劲、不缺干劲,独独容易缺少定力,面对纷杂的诱惑,容易把持不住产生动摇。俗话说得好,“定力者,定心之力也。”因而,年轻干部要学习尖毛草,练就“任尔狂风暴雨,我自岿然不动”的大将风范,在基层工作中主动沉到困难大、矛盾多、条件差的地方经风雨、练本领,敢于迎难而上,勇于知难而进,接受基层磨砺的艰苦,不断打磨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悄悄拔尖,需要给才能上“发发力”。正如尖毛草,离飞速生长期越近,根深扎的难度也就越大,触及到的“土壤层”甚至“岩石层”就越多,越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因此,作为年轻干部,一定要主动涵养“尖毛草”的品质,在默默无名时修炼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厚积而薄发。特别是从事基层一线干部,“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更要注重勤学苦练,既学政策理论,又夯业务知识,多说“行内话”,不说“门外话”,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磨合,乘势而上、攻坚破难,努力早日成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拔尖”干部。
悄悄拔尖,需要心态上“墩墩苗”。尖毛草之所以为人们所称道,不是因为它快速成长的风光,而是它默默扎根的韧劲和心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这样告诫年轻干部,“要有一种老实的态度,甘做最普通的事,乐于扮演拾遗补缺、跑龙套的角色。”这就要求年轻干部在基层实践锻炼中,要有甘当“绿叶”的精神,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宛如“尖毛草”一般不骄不躁,将腰身弯下去,脱下西装换农装,脱下皮鞋换布鞋,深入到田间地头、人民群众中去,扎扎实实地为民办实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负群众期盼。
就像歌里唱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愿所有年轻干部都能从“尖毛草定律”中,感悟个人成长,不断积蓄潜能,在时间的见证下,悄悄拔尖,悄悄精彩。
党员干部作风总结三
这部关于青春和奋斗的励志电视剧讲述了众多少年为了围棋职业梦想不断拼搏、不断成长的故事。剧中有一段剧情让笔者印象十分深刻,“围棋少年”时光、洪河、沈一朗三人参加定段赛前到一处寺庙学习下棋之道,在几名僧人的指点下发现并弥补上了各自在下棋时的缺陷。
在这之前,时光怕碰上“野路子”,洪河总喜欢“下快棋”,沈一朗参赛老是“不自信”……三人在这几个方面得到的巨大提升,放在当前年轻干部的身上,也能一一对应去感悟一些成长的道理。
年轻干部碰上的“野路子”,实则就是那些未曾遇到过的困难,要拿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姿态去逐一破解。
年轻干部参加工作时间都不长,阅历尚浅,在工作时难免会遇到一些在之前未曾遇到的“野路子”,这个时候万不可慌了手脚。不管是何种困难,总归会有解决的办法,要多向身边的前辈们虚心请教,多到基层一线去与群众打交道收获更多实践经验,多充实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不管前路有多难,有多少“硬骨头”要“啃”,作为年轻干部,都要拿出拼劲和闯劲,去攻坚克难、去披荆斩棘,让自己在不断地磨炼中成长成才,在未来工作中遇到任何“野路子”都不再畏惧。
年轻干部若喜欢“下快棋”,那工作中可能会因不严谨出现不少失误,要懂得用“心无旁骛,屏气凝神”的心境去做好每一件事。
一些年轻干部是急性子,在工作中喜欢“下快棋”,有的一份材料三下五除二就“拼凑”出来,不经仔细校对和修改就发了出去,造成一些语句和文字上的错误;有的在接受任务时没认真听完交代事项便火急火燎地去干,导致一些工作的推进效果不佳。作为年轻干部,“下快棋”不是好事,让自己“慢”下来才是真。这个“慢”,不是让你干事拖拖拉拉,而是在开展各项工作前认真谋划,认真梳理,先摸清弄透自己到底是要干什么之后再去做,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好各项工作,不让自己像只“无头苍蝇”般瞎干,这样的“慢”,才能更好地干出成绩、干出效率。
年轻干部如果做事“不自信”,那在工作中便会畏手畏脚难有建树,要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言壮语激励自己砥砺前行。
“这个事情交给我肯定干不好……”在遇到困难时,少数年轻干部会有这样的想法。然而,没有谁“干啥都不行”,也没有谁“生来就会”,不去尝试一下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了呢?不管交办的任务有多棘手,作为年轻干部,不能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要时刻告诉自己“我能行”,主动出击,寻求突破,多走出去学习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多回首望,总结自己在工作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多创新方式方法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类“拦路虎”,在解决问题和总结经验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个人信心,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让组织更加放心、群众更加满意的优秀年轻干部。
成长的道路上,年轻干部多少会遇到一些坎坷,一些迷茫,但只要坚守心中那份为民服务之初心,不管多少艰难险阻,都一定会将它们一一击破,迎来那灿烂的阳光。
党员干部作风总结四
《卖油翁》字句精短,却讲了一个蕴含着丰富哲理的故事,文中的卖油翁“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一句最经典,油自钱孔淋入葫芦之中,而油丝毫没有挨着钱孔边缘,很有画面感,也是这篇古文的核心所在。仔细琢磨,其实卖油翁的精神实质,就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工匠精神。
卖油翁的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细品卖油翁的精神,它不仅是熟能生巧,而是一种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是把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的追求。自古以来,中国似乎从来不缺少工匠,以及工匠们追求的工匠精神。数千年的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由一代代追求极致的工匠留下来的,他们的精神凝聚在一件件精美的文物中,一座座古老建筑上,一幅幅经典字画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种工艺之美、手法之精、匠心之独特,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始终是我们的骄傲,是民族文化的物化和血脉传承。
卖油翁的工匠精神,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工匠者,无他,惟手熟尔。卖油翁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人,日复一日地做着简单的事,但他能在最枯燥的事情中,做出兴趣,做出标杆,就成了一种精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一行都需要人来做,每一行都需要像卖油翁这样的职业精神。细品卖油翁的精神内涵,它是一种专注,是把本职工作做好的执著;它是一种耐心,以精雕细琢去对待工作;它是一种淡然,抛弃名利,一心只想把事情做好;它是一种精细,在不断超越自我中彰显价值。
工匠精神在于传承和发展。人类的文明始终在延续中发展,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种口口相传和手手相传,在一代代传承中不断精进和发展,在一次次自我否定中求得新的突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其实就是建立在工匠精神基础之上的发展。试想,如果没有工匠精神的传承,我们吃的将永远停留在茹毛饮血上,我们穿的仍然是树皮茅草,我们住的一直是简易窝棚,我们用的可能还是简陋工具。因为没有工匠精神,就不可能有“钱不湿”的效果,就没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嫦娥五号、奋斗者号、6G技术更是无从谈起。
党员干部要拿出卖油翁的工匠精神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取得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具有卖油翁精神的大国工匠们。各行各业都需要技术领军人物,没有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党员干部身处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为全才,但一定要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本专业的“卖油翁”,在本职岗位上焕发劳动热情,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道德,做一名高素质的时代工匠,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