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校期末工作总结
初二的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的转轨时期,学生在这一时期变化很大。部分学生已经失去了初来到一个新环境的陌生和拘谨变得放松和随意起来。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学校期末工作总结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学学校工作总结 篇1
我校20__学年狠抓各学科校本培训工作。经过一年的扎实有序地开展校本培训活动,较好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素质,促进了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下面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分几点做简要总结。
一、校本培训的具体做法
1、成立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
我校成立了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各科组长和部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培训小组成员,具体负责各学科校本培训工作。明确规定校长是校本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始终把校本培训作为常规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抓落实,确保了校本培训工作正常运转。
2、学习理论,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以转变教学理念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师素质提高为突破口,以转变教学方式为手段,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全面改革。如何让我校教师提高整体素质,适应课改形势,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校本培训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学校首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课改理论,学习上级有关开展校本培训的文件、指示。通过认真的通识培训,使全体教师提高认识,懂得了校本培训的目的和意义,积极参与校本培训。
3、构建制度,加强校本培训管理
为加强管理,使校本培训的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我们制定了《校本培训计划》,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校本培训,有利于培训活动的管理,使培训内容更有针对性,给予教师的学习和发展已有力的支撑。
4、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开展学科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教师培训为主体,以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发展和学校学习化组织建设为宗旨的。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①组织专题讲座。
为了帮助教师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我们多次举办专题讲座,内容包括师德建设、课改新理念、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学新发现等。
②抓骨干、带全面。
我校现有县级骨干教师5名,在校本培训中,我们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一方面我们非常重视骨干教师的提高培训,另一方面鼓励骨干教师与一般教师结对子,实行师徒制通过骨干教师的传授、交流、示范、指导。通过骨干教师示范课等培训活动使其他老师也不断发展提高。
③抓教研活动。
在校本培训中,我们以开展教研活动为主要形式,积极为老师搭建一个进行专业切磋、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学校教研活动制度健全,教研活动时间保证,教研内容具体,突出针对性和实践性。管理到位,我们各教研组长是活动的第一责任人,是科组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教研活动做到了“四有”,即每天活动要有专题、有中心发言人,有全组教师共同探讨,集思广益,有活动记录。通过一年的有效管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迅速发展。
提供信息。
在校本培训工作中,我们十分重视教研教改信息的收集,及时为教师们提供前瞻性的教学信息,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
④开展优质课和教师公开课评比活动。
优质课和公开课是对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大检阅,是激励教师岗位成才的有效机制。我们坚持每学期开展一次优质课、公开课评选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示自己教学风采的平台。通过竞争,促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⑤开展多种活动促进校本培训的开展。
一年来,我校积极为各位教师提供学习和观摩的机会,学校有序组织了县继续教育培训、班主任培训、送教下乡、市、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的培训学习,使参与者从教育能力水平、教学动态认识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有一定的辐射作用。
5、科学的对教师校本培训成果进行评价。
开展了教师自我评价和总结、领导小组评价,学生评价等多种方式,并且对成绩优秀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合格者不予评优选先。
二、校本培训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年来的校本培训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我们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主要有下面几点:
1、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系列教研活动:规定两周举行一次组内“听课、评课”活动,组织教师围绕某个主题进行一次研讨,本年级每位教师相互交叉听课、评课、打分、写评课稿、听课体会。在活动中,上课的教师精心准备,虚心听取建议;评课的教师们踊跃发言,不伪饰、不做作,真心地帮助献课者。组织初三教师围绕月考质量检测进行考试研究和质量分析。
2、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成功承办一次学区联片活动,在教研活动会上我校谷利明、邵佩佩两位老师分别演绎了两堂精彩的示范课,受到了与会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胡可白、潘星台、郑凤叶三位教师分别成功开出高质量的县级公开课,校本教研如火如荼,一学期来,校本教研公开课26人次,讲座6人次。一堂堂频繁而又成功的公开课展示了我校中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县基本功竞赛活动中,吴新柏、潘星台分获县二、三等奖;在实验设计评比活动中郑西丹、谢贵琴分获县二、三等奖;在永临学区“四课一体化”优质教案评比活动中谷利民、杨艳丽、邵佩佩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总体上,学校教研气氛浓烈,教学效果良好。
3、积极撰写各类论文,有效提高科研水平
本学期林群珍撰写的论文《此处无声胜有声――英语作业评价语》和《浸透新课程理念,改变英语作业模式》获县一等奖和县三等奖;吴新柏的《美术透视――可以这样教》获县二等奖;胡可白的《课外阅读指导应从“心”开始》、谷利民的《优化数学课堂提高复习效率》获县三等奖。潘星台负责的课题《依托提艺2+1,打造体育双特色》获县三等奖,另以课题《农村初中体育器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研究》顺利被县教研室立项。一学期以来, 通过老师们的努力钻研,有效的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科研水平。
4、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其专业水平和业务水平。
教师的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教师外出学习多达112人次(胡可白、郑凤叶等教师分别参加县名师工作室培训和市名师工作室培训),通过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县“三坛”评比活动,胡可白老师被评为市“教坛新秀”,陈爱琴老师被评为学区“教坛中坚”,吕洲老师被评为学区“教坛新秀”,谢贵琴老师被评为县“教坛中坚”,吴新柏、杨艳丽两位老师被评为县“教坛新秀”。参加县期末统考评卷活动中,陈爱、陈爱琴还被评为县“优秀评卷老师”。在年度综合先进评比中,林群珍获县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本学期按时推进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认真执行《__一中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学科素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先后派出吕洲、谷利民、林群珍、麻福建、陈爱琴、戴爱招、戴玲珍、林温丹、叶海晓、吴新柏等10位教师参加“90”学时培训。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了本校教师的整体水平。
三、校本研训活动的困惑与思考
1、教育经费不足,许多教研工作难于开展。
2、学校教学设备陈旧落后,不适宜现代教育的需要。
3、学校校舍和教师教研活动场地不足,制约了教研工作的规模。
4、受整体理论水平制约,校本培训的效果继续提升空间有限。
__镇第一中学
20__年_月30日
中学学校工作总结 篇2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加大了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水平、信息技术素养培训,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按照上级要求,紧密结合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组织了系列培训内容的学习,提高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将教师个人发展需求与学校发展有机地结合,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校本培训,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继续教育领导先行
加强学习,做到领导班子领先参加继续教育。副校长汪兴平与政教处主任戴__老师和其他老师一起参加了县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班主任培训,成绩均达到合格以上。我校领导干部和教研组长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备课组,与教师一起学习,一起交流,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继续教育的学习、合作中求创新,促学校工作不断提高。
二、校本培训骨干先行。
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选派骨干教师参加90学时集中培训、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建立起一支年轻有为的骨干教师队伍。
充分利用校内优质资源,上好示范课、观摩课,扩大教育成果。戴显浩、陈洁、金秋燕、王聪聪、麻文龙等老师多次上学区级或县级示范课,对于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三、校本培训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为了保证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学校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专门成立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作为第一负责人。同时建立骨干教师指导团队,按计划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平时加强督促指导教师认真参加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及校本教研,提倡鼓励进行自主学习,期末总查总评并将考评结果计入教师考核,作为年度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指标之一。__学年主要活动有:
1、组织教师参加县教育局统一组织的90学时集中培训;
2、组织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
3、组织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班主任培训;
4、继续落实远程教育培训,保证远程教育网络畅通,积极提高学校网站功能,提供学习交流空间和机会;
5、定期进行专题讲座或辅导,做到内容、人员落实;
6、认真落实有关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包括研究课、展示课、竞赛课、送教下乡等);
7、认真落实校内公开课;
8、努力办好学校银杏文学社,保证数量和质量,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中学政史地科组工作总结
1、指导教师专题培训辅导4次、“教学常规检查”4次
2、开展课堂教学技能竞赛暨“教师现场书法”评比。
3、承办全县教学研讨会(__县数学送教下乡活动等)。
4、积极参加学区、县级及以上教学活动(命题比赛、说课比赛等)
5、抓好常规教研教学活动,带动并促进校本教研工作上台阶。
(1)定期开好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研究制定、及时修订检查各项计划措施。
(2)上好每学期校内公开课,并同时进行说课、议课、研讨等活动。
(3)听好家常课(推门听课)。
(4)每学期集中开展校本培训2-3次,指导教师校本学习
(5)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
(6)每学期定期举行各年级学科竞赛或联考。
(7)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市县教研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评选课、展示课、研讨课、报告会等)。
(8)主动参与教研室组织的青年教师送教下乡示范课活动。
(9)着力培养骨干教师,为青年教师的学习、培训、提高提供机会和展示平台。
(10)积极开展校际教研活动(先后同鹤盛中学、枫林中学进行校际教学联谊活动)。
(11)大力倡导教师撰写教学教研论文(包括电教论文)。
五、校本培训主要成绩
__学年,认真抓好抓实几项活动。我校继续教育、教研教学成果辉煌。
1、青年教师成长很快,骨干教师成功成才,成绩十分优异。
2、教师撰写教学教研论文发表及获奖率高。由李__、潘__、李__等老师在各级专业刊物发表论文。
六、开展校本培训的成功经验、特色,问题与不足,改进设想
对于我们来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不是负担,因为我们把这项和教育教学各项活动结合起来,把提升教师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结合起来,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有利地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学习。
通过这些工作,使我们深深感到,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是提高全体教职工服务质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教师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是体现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思想的必由之路,是全员培训、全程培训、全方位培训的必由之路。但是我们学校关于校本培训的做法仍然属于探索状态,还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培训思想,离实现课程改革六大目标的要求还相距甚远,另外,由于学校经费紧张,硬件设施还投入不够,阻碍了学校校本培训向着更宽、更广的网络发展之路,因此进一步发展的工作还十分艰巨。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我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来年的校本培训工作必将更上一个新台阶。
中学学校工作总结 篇3
安全问题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校始终重视安全问题,尤其是安全设备设施安全、师生安全等,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或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对照《关于____市教育局开展安全大检查的紧急通知》的有关要求,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对上级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检查。现将安全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机构建立健全,责任分工明确,有相应的安全工作制度和工作预案和防犯措施,能够适时地加强师生安全教育与培训,明确了每一位教职工安全岗位职责,有安全自查制度,有学校督导检查制度,有学校与上级、学校与班主任、学校与师生签定的安全责任书,各班能够按照学校要求上齐安全课,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师生安全意识较强。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学校大门口南侧,一间门卫房和12间商品房为砖木结构,年久,实为危房。学校将随镇“三年大变样”规划开发。
2、学生宿舍楼大门口上空,有1千伏高压线经过,南北走向距学生宿舍楼8米左右,东西走向距学生宿舍楼5米左右,高压线距离宿舍围墙上铁丝网高度在3米左右。学校已设安全警示牌。
三、对照“紧急通知精神”,重点检查情况如下:
(一)、校舍及附属设施安全:学校的大门、围墙、门窗、厕所、车棚无安全隐患。学校的建筑、设施及环境符合卫生标准和有关要求。
(二)、冬季取暖安全。学校的采暖设备设施齐备,锅炉工做到了岗前培训,目前供暖正常。
(三)、交通安全:我校无校车、无接送学生的非营业性车辆,教职工自驾车证件齐全,教师使用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及学生使用的自行车车况良好,学校能经常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别是雨雪天学校要求各班进一步专门安全常识教育。要求学生校内不骑自行车,上学不骑摩托车,不驾驶机动车辆等。早中晚在大门有领导带班,教师值班,专门负责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和大门疏散工作。虽离街道较近,未发生一起交通事件,但放学时学生集中离校,大门口拥挤状况仍然存在。
(四)、消防安全:学校消防设施配备符合要求,灭火器正常,全体教师对灭火器能够熟练使用。学校配电室使用正常。学校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应急灯使用正常。学校制定了学生宿舍消防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实施演练。学校的电源、线路能够正常使用,但部分线路较混乱、老化((食堂与七年级教室连接处))。
(五)、冬季运动安全:体育场地安排合理、设施及器材牢固,学生运动有专人负责,活动过程规范。
(六)、甲流防控:
1、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甲型h1 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进一步做好学校甲型流感的防控工作,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控制蔓延。首先,学校下发宣传材料,使全体师生了解甲流症状和防控方法,一旦有咳嗽、发烧等症状的师生,认真对待,做好观察工作。进一步加强师生“三检”工作,严格落实“三检”制度,班主任能够及时填写跟踪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学校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消毒、通风工作,完善消毒通风制度,学校有专人负责消毒、通风,做到每周一次大面积的消毒和2小时的通风。
3、学校疫情动态及宣传教育、卫生运动开展情况。
(1)、学校制定了缜密的突发疫情应急预案,学校制定了班主任预防甲型流感工作职责、预防甲型流感消毒制度、预防甲型流感预防制度、通风检查记录制度等。
(2)、目前,学校建立了疫情动态信息网络,各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值班领导每天第一时间来到学生中间,观察学生情况,汇总学生健康信息,完善了学生因病缺课情况登记表、甲型h1 n1流感相关重要信息日报告和零报告表,留好档案记录。
(3)、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情况。学校还利用广播、黑板报、校会、班队会等形式对全体师生进行甲型流感知识宣传教育。“致家长一封信”下发到每个学生家长手中。
(4)、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利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了卫生知识教育,并及时全面清理整顿环境卫生,彻底清除积存垃圾。每周进行一次大扫和个人卫生检查。
(5)、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购买药水及器械,将学校各个角落全面彻底进行消毒。有必要的物质储备和临时隔离室。
学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甲型h1 n1流感预防知识,提高师生的思想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力争做到全校师生平安健康。
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针对突出的问题,向上级部门反应,争得上级部门和社会的支持,并得到圆满解决;与此同时,学校还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师生教育,远离危险地,尤其是天气不好时更要注意。
2、发现部分同学有上学骑摩托车现象,有骑自行车并驶或往左行驶的现象,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并及时与家长沟通。
3、对线路混乱或老化现象,学校将立即请电工维修。
总之,我校虽然十分重视安全工作,加强了安全隐患排查力度,但是,仍然存在个别问题,有的还是自身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争得上级支持的同时,我校将尽自身力量,力保不出现人员伤害事故。
中学学校工作总结 篇4
本学年,我校为了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更好适应课改的新要求,依据制定的校本培训方案认真落实,有组织、有步骤的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广大教师在教学常规,特别是备课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制度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和主体。而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确保教学工作高效有序运行的基础,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把校本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
二、加强备课管理,落实一个“实”字
以往的常规管理比较松散,造成教师备课流于形式,有部分教师备课与上课相脱离,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学校以这次校本培训为契机,落实“抓好开头,精细过程,关注结果”的管理思路,围绕强化一个“实”,讲究一个“严”,控制一个“量”,坚持一个“恒”,努力实现管理过程精细化,科学化,突出教学常规管理有序性,实效性。针对教师中存在的“拿来主义”,虚假备课等现象,学校先后出台教师教案检查表,学校不定期进行抽查和推门听课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落实。检查做到有检查、有记载、有反馈,并把检查的情况与教师最后的常规个人评优秀有机结合起来,确保落到实处。
三、形式多样,求实创新
1、自主学习模式。一切的实践都以科学理论为基础,所以教师必须时刻以理论武装自己,这种培训模式由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通过阅读书籍的形式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的能力。
2、导师指导模式。学校中青年教师占了绝大多数,如何让他们快速成长?以老带新的培训模式是比较适合的。对新教师的培养,扩展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培训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在课堂教学方面,老教师是师傅;在课件制作或网络等方面,青年教师可以是师傅。
3、案例培训模式。学校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听课评课。通过研讨,引导教师运用新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备课中,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
4、专家引领模式。本学年初县教师发展中心到我校教学视导,各学科教研员在此期间就各组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的建议,我们充分利用本次机会,要求各教研组长落实这些建议,教师反映受益匪浅。除此之外,我们还邀请县内的名师到校进行指导,例如瓯北镇中的郑忠道老师,他带领瓯北镇中科学组与我校科学组进行联谊,并做了一个有针对性讲座,这些对教师的发展肯定是大有益处的。
5、推门听课模式。为了杜绝教师不备课上课或备课与上课不一致的情况,校领导随机进行推门听课,并抽查该老师的教学常规,对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该教师,要求其及时改正。
6、成果展示模式。为了鼓励广大教师能备出好课,我们利用了激励机制,在培训结束时进行了优秀教案与备课优秀个人的评选活动,将优秀教案进行展示,并适当给予一些物质的奖励,教师的兴趣一下子高起来了,纷纷说下次要更努力。
7、新教师培训模式。对全体新教师的成长,一是教导处和教研组长经常下去听课,并手把手地教课;二是发挥年级组的作用,由同年级的优秀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帮扶;三是通过综合“两课”(即汇报课、公开课)的听、评课评估结果、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教学成绩等,对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作出评估。
四、校本培训工作的反思
1、教师的理论学习仍要加强督促。
2、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力度不够。
3、培训过程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有待加强。
为了使校本培训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继续以年轻教师为培训重点,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培训内容、创建校本培训的新形式,把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中学学校工作总结 篇5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而不学,工作就将平庸;教而不研,教学就会凝固。尤其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校本教研则更显出它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举措,是促进学校内部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为了提升办学品味,实现育人目标,我们实验中学紧抓课改的契机,以研促教,以研兴校,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网络,确保教研机制的畅通运行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教科研领导小组,并建立了“教研、教务处——教研组——备课、课题组——教师个人”四级教研网络。以教研、教务处为中心,层层负责,逐级推进。
校长是学校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学校领导成员更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我们深知,有了搞教研的领导,才会有一个热心教研的教师群体,领导如不沉于教研之中,教师也很容易袖手旁观,或者蜻蜓点水,做一些表面文章。因此,我们根据领导组成员的不同学科特长,人人分包教研、备课、课题组,参与并负责指导、检查、督促所包教研组的一切教研活动。学校出台了关于校本教研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四级教研网络中的每个主体都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要求,并把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情况和学校的《教师积分管理办法》挂钩。
二、强化师资培训,搭建校本教研的学习的平台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教师队伍的素质是校本教研的客观因素,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研究制度是构建校本教研制度的根本。要使教师在教育改革的洪流中永立潮头,不被淘汰,并且有所发展、有所成就,就必须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搭建学习的平台。
1、抓好教师读书工程。
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前提下,为每位教师订购了一份学科杂志,并新近购买了上万元的课改书籍和电教软件,供老师们借阅和使用。《走进新课程》、《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风景这边独好——一位家长心目中的洋思中学》、《敬畏教育》、《走进校本教研》、《不朽的智慧》等理论专著或刊物,是学校要求教师必读的内容。我们还创办了《教师学习园地》、《班主任学习园地》及《实验中学报》,以便老师们及时了解前沿信息,关注教育动态,开阔教学视野。老师们每人每学期完成一本学习笔记,学校定期检查,量化评比。
2、邀请专家来校指导,实现专业引领。
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但我们认为它决不能只局限于本校,参与者当然也不应该完全是本校的人员,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研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离开了专业人员的学术支持与专业引领,校本教研会产生低水平反复的危险,自然很难得到理论的提升。因此,我校曾先后邀请(略)。专家们的来校指导帮助老师们揭开了校本教研的神秘面纱,让我们解开了不知从何处入手开展课题研究的困惑,进一步加深了我校教师对课改新理念的理解,坚定了老师们开展教学教研工作的信心。
此外,我们还诚聘(略)。教研员与我校一线教师的合作,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教研室几位老师的参与无疑可以为我们的校本教研带来新的信息和新的理论支持,能给同组研究人员以智慧和思维的启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
3、启动了“115实中教师外出培训工程”。
我们在“骨干教师培训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教师培训制度,扩大了培养范围,拓宽了培养对象,将全体教师纳入专业培养计划之列。迄今为止,我校共花费8万多元,先后派出70多名业务能力强,善于研究的中青年教师赴江苏、西安、延安、榆林等地学习考察、接受培训,共138人次。而且凡是外出学习的教师归校后都必须当好“二传手”,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作详细的汇报,说认识、谈体会,将外地先进的教育理念、课改经验为我所补,为我所用,从而做到“一人学习,全员受益”,实现资源传导和共享,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逐步完善教研、备课、课题组管理制度,营造“百家争鸣,共同成长”的学术氛围
课改实验是一件十分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光靠教师“单枪匹马”必定难以取得成功,因此,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便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它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在强化教研、备课、课题组的建设方面,我们做了如下努力:
(一)深入开展集体备课,注重实效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智慧、个人特长,体现同伴互助的精神,让教师从彼此身上汲取灵感和创意,从而使个人专业水平得以成长,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1、操作方法
①确定集体备课次数
[组内每学期的集体备课次数应至少与本组教师人数相符,如:组内教师共五位,那么该组本学期集体备课至少开展五次。]
②确定备课内容
[各组根据学科特点及本册教材的结构情况进行选择,每次的备课任务可以是一课,也可是一个课时。]
③个人准备
[每次活动只针对同一课进行,组长提前布置任务后,组内成员便要投入到认真地备课中去。]
④集体研讨
[大家就自己的教学设想畅所欲言,相互借鉴,相互启发,使彼此成为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来源。]
⑤优化设计
[通过交流讨论,集各家之长,避自己所短,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
⑥公开授课
[每次活动只选一位老师承担本组公开授课任务,授课人选由组内在集体研讨之后通过抽签来决定,并要确保每学期每人都有讲课机会。]
⑦听课评课
[组内成员都须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评课不可流于形式,授课亮点当然可以提,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却不能避而不谈。要求评课做到“三个一”,即:找出一个“亮点”,指出一个“缺点”,提出一个“金点子”。]
⑧自我反思
[每次集体备课,组内教师都要撰写教后反思,思收获、思困惑,将教学中的得失物化为文字。]
2、强调事项
①集体备课是一项群策群力、凝聚集体智慧的活动,深入地交流研讨是提高集体备课成效的关键。所以讨论之前,人人都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而不是等坐在一起时才去准备、去思考。研讨过程中,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争辩者、商榷者,人人都要踊跃发言,不可只是坐视旁听,或敷衍了事。
②集体备课并不是几位老师把各自的教案进行比照、融合、提炼,然后大家拿着相同的教案去上课,而是要求每位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归纳、提升和再创造,使自己的教学既充满集体的智慧,又能体现个人的风格。忽视个性,如出一辙的教学有悖我们开展集体备课的初衷。
③如果说课前的精心准备是保证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那么课后的自我反思却能帮助我们一辈子上好课,然而这一点常常被忽视。集体备课倡导老师们要会反思、常反思、善反思。需要老师们通过坚持撰写教育日记、教学后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教学论文等途径,将课改中的得失物化为文字,进行教学反思。着重思考六个方面:思成功之处,记下创新亮点;思失败之处,寻找改进措施;思机智之处,留下瞬间感悟;思学生的不同见解、思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思今后的改革创新。教后反思的撰写可长可短,即使只言片语也都是极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3、制度与措施
①各年级各学科均须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②由备课组承担集体备课任务,备课组长为负责人。
③各小组根据本组情况确定备课时间、地点、内容,并发通知给校级领导及教务、教研处。
④组内的.每次集体备课活动都要有详细的备课情况记录,包括备课时间、参加人员、备课内容、讨论意见等,记录内容由备课组长保存,并于期末同本组其它活动记录及工作总结一并上交教务处。
⑤教务、教研处随时检查各组集体备课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提高集体备课效率。
(二)以课题促课改,以课题促教学
校本教研必须有符合实际的课题研究为依托,才能促进教师教研质量的提高,而最有价值的课题,则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我最讨厌的一件事——上学。讨厌死了,见他的鬼去吧,我要把书扔进高压锅里,用小火煮上一天,拿出来再用锤子砸、砸、砸,再浸入浓氨水、浓硫酸、浓硝酸——用棒球棒打,狠狠地打、摔,送入火炉,烧成灰。最后为它拍张照,留作幸福的纪念。”这个学生能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应该很有潜质,但为什么竟对上学如此的深恶痛绝?又如:课堂上,我们老师讲得唾沫横飞,可学生为何硬是听得昏昏欲睡?再如:课后作业布置不少,可为何总是收效甚微?学生记忆英语单词费尽心血,可为何仍在老师考查时脑中羞涩?在教学实践中,有太多这样类似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而这解决的过程,便成了最有意义的课题研究过程。
明白了课题研究的实质,我们就更坚定了广泛开展研究的信心。自课改实施以来,我校教师连续申报立项市级课题5个,县级课题9个,校级课题14个,参与研究者共106人,基本达到科任教师人人有课题,人人搞研究的目标。为了将课题研究工作引向深入,我们多次邀请市、县教研室专家来校指点迷津,并积极召开了课题组工作汇报座谈会。教研、教务处随时进行督导检查,要求各组积极开展调查分析,要重视相关资料的收集,及时掌握同类课题研究的动态,忽忘撰写研究论文和实验小结,将研究过程中的点滴感受付诸于笔端,用文字记录下来。更重要的是能围绕所研究的课题,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
从课题的立项到现在,我们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而且也深深地感觉到,开展课题研究的确不容易,但我们始终相信,它必将对解决老师们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改进教师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从而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专题研讨,经验交流
我们要求各组要针对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经常性地进行专题研讨。要围绕课改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对话交流。教研组每两周活动一次,备课组每一周活动一次,有计划、有计录、有总结。学校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还通过组建,“学科教研论坛”“经验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学术氛围,一个好的经验,变成了多个人的经验;一个新的尝试,大家一起关注完善;一个新的观点,大家一起铭刻于心。一次次的“共鸣”与“争鸣”使老师们不仅收获了理论,与收获了反思与实践的勇气与信心,使我们深深地感到要使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校本教研就必须落到实处。
(四)成立“青蓝工作室”,“以中带青,以师带徒”,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温情小屋”
根据不同的学科,我们成立了语文、教学、外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七个“青蓝工作室”,每个工作室均由同一教研组内经验稍有欠缺的青年教师与业务精湛、又有改革创新精神的骨干教师组成,每室四、五人,按照要求开展活动,从备课——研课——导课——磨课——上课——评课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案例研讨、论文评点、形式多样,茶座式、沙龙式不一而足。
“精品课”:发挥作为导师的骨干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每一单元提供一堂观摩或研讨课,供组内成员学习。
“教学争鸣课”:工作室内教师选择同一教材上课,同课异构,比较讨论,取长补短,求优摒劣,以求螺旋上升之效。
“会诊课”:组内指定一青年教师上课,针对其教学的一个环节或一个方面,组内讨论诊断后,该教师再上直至满意。
“录相反思课”:学校将分批、有序地为所有科任教师自选的一节课进行全程实录,以便授课人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全面审视自己的教学,发现得意之举,找出不足之处,从而更有效地改进自己的教学。“青蓝工作室”的成员将有优先录制权。
这样的一个学术团体,改变了以往“师徒结对”的一对一,研讨气氛不浓,冷冷清清,孤孤单单的弊端。“学而无友必然孤”,这样一个工作团队,大家相互请教,广泛交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导师没有高高在上的权威,学员没有低人一等的拘束,思维在这里碰撞,操作在这里完善。年青老师找到了自己学习的方向和讨教解惑的对象,而导师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体现点,暗中较劲,发挥个人所学,把本工作室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各个团队喊出自己的口号——“为自己鼓掌,为别人鼓掌”、“你的成功里有我的付出,我的成功里有你的汗水!”。团队成员之间努力建立一种视彼此为工作伙伴和朋友的全新观念。学校教研水到渠成地实现了教研工作重心的下移、从“输血功能”到“造血功能”的转变。
四、以竞赛为平台,大力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
定期举办“课改之星”评选大赛,重建评选制度,凸现三大亮点:
亮点一:在常规课堂教学、平时教案两大评比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和丰富,增加了教师平时教学情况学生问卷调查、赛后反思、平时作业布置及批改三个部分,使其评价更加全面。
亮点二:课堂教学评价方面,力求体现“以学论教”的课改新理念,除了关注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式的选择等因素之外,更着重去关注教师引领下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交往、思维以及目标达成状态。
亮点三:通过三届比赛激烈地角逐,学校共有(略)等16名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但锤炼骨干、树立典型仅是我们举办这一比赛的目标之一,同时,我们也力求借此活动来推动全校听课、评课教研活动的积极开展。所以,我们要求参赛选手必须在组内通过预赛后产生,凡具备参加“课改之星”评选大赛条件的教师均需参与组内预赛,于是,听课、评课活动蔚然成风。“课改之星”竞赛的平台,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也有力地促进了全校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师整体素质地提高。
五、在“合作、竞争、共赢”精神的指引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际教研活动
(略)
六、创建教师校本教研档案,积累校本教研有形成果
学校给每个教师建立了《教师个人成长档案》,目的在于:记录教师的校本教研成长过程,展示教师的个人素质与奋斗成果,为检查和评价提供真实依据;建立积极的反馈调节机制,促进教师积极的自我反思,发现并诊断个人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补救,促进教师间相互学习,体验成功,激励教师不断进取;学校领导可以借教师个人档案了解本校教师队伍的优势与不足,发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经验,并及时推广,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
“教师个人成长档案”的内容:1、内容清单:即每一项的具体名称,可使记录档案一目了解;2、教师基本情况(个人简历);3、荣誉证书;4、自己最信奉的教育格言;5、教育感悟;6、工作计划和总结;7、成果记录:课题研究,获奖论文、教案、发表作品等;8、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教学中的小故事);9、课例研究;10、业务学习笔记;11、教师综合素质考核情况;12、教育教学业绩。
七、重建教师考评制度,推动校本教研工作持续性发展
在对传统考评制度反思的基础上,我校重建了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科研考评制度。在原来“教坛新秀”、“教学能手”、“课改之星”、“学科带头人”的台阶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教科新秀”、“教科能手”、“学术带头人”的评价体系,促进了教师的个性发展。
此外,我们还制定了相应的《教师教科研奖励办法》及《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办法》,对教科研成绩突出的教师及教研、备课、课题组及时予以表彰奖励。而且把教研成果也作为评选优秀教师、职称晋级,甚至是能够参加外出培训的重要条件。
考评办法包括了教师本人在内的多元参与和多样化评价方式方法结合的原则,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师师德、教育观念、知识素养、专业水平和教科研情况,促进教师有效反思,不断进取。主要评价方法:①教师自我评价(10%)。②教研组评价(10%)。③教科研领导小组评价(20%)。④学生评价(10%)。⑤家长评价(5%)。⑥教学成绩评价(45%)。
八、艰辛探索中,成果初见端倪
在与校本教研同行的探索中,我们实验中学上下一心,努力实践,收获了令人欣慰的成果:
(一)学校的飞跃
短短五年时间,一所刚刚起家的初级中学竟一跃成为一所有口皆碑的“市级示范初中”,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学校教科研能力的增强有着莫大的关系,与学校建立的“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学”这一运行体系是分不开的。
(二)教师的成长
(略)
(三)学生的发展
(略)
课堂上,艰难生涩少了,生动鲜活多了,愁眉苦脸少了,会心微笑多了。学生们积极地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尽情体验着与老师、与其他伙伴同品共享的学习愉悦。
九、问题与反思
当然,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新的行为,我们还是刚刚起步,在开展校本教研的尝试过程中,我们还存在有许多困惑和不尽人意之处。
1、校本教研中的案例研究还停留在表面上。
2、教师间虽然有了同伴的互助与横向支援,但仍需更多纵向的引领。
3、少数教师对教学研究的认识仍很肤浅,认为开展研究就是要著书立说而且还会给正常的教学工作带来额外的负担,部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仍处在“要我做”的状态,还没有真正理解“教学即研究”的内涵。
4、我们的理论水平还不高,有许多宝贵的东西我们还不善于发现而总结,这是很可惜的,这就更需要加强学习,丰富我们的头脑,培养我们的研究精神,提升我们的研究能力。
5、校本教研经验不足,急需向其他先进学校学习,来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
十、发展思路
1、继续强化教师的研究意识,探索校本教研激励机制
“以研兴校,以研促教”,绝大多数教师对此在理论上是明晰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经验管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我的书”的苦干作风,仍然占有一定的市场,科研对于部分教师来说仍处于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而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教研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生根于老师们的教学需要,才能真正兴起并逐步壮大。
外在约束是基础,内在激励是升华。我们将继续努力激发教师发展的欲望及潜能,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教师职业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内容。不断地引导老师们坚持终身学习,在危机意识中超越自己;坚持教育叙事,在教学智慧中发现自己;坚持行动研究,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坚持教学交往,在师生沟通中发现自己;坚持参与现场,在关系活动中提升自己;坚持合作反思,在总结经验中提高自己;坚持协同跟进,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2、重视案例研究,倡导深入反思中提升自我
一个好的案例,往往代表一类典型事件,它的来源不仅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不仅包括教法、学法,还包括教师、学生的成长等方面。针对我校过去案例研究浮于表面的不足,我们将要求老师们在今后的每个学期都要进行一到两次案例分析,以便对自己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或故事进行追述与反思。这些故事如果不加以整理和研究,过后便烟消云散,而稍加关注,并作剖析,就可从中感悟到某些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教师把这些故事转化成教育案例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新认识、整理自己教育思维的过程,它可以促使教师对自身实践进行反思,以提升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
3、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搭建网络教研平台
今年,我校将投资建立教师电子备课室和校园网,为了提高多媒体设备的利用率,切实开阔教师教学视野,改进教育教学手段,我们将定期组织全校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并要求每位教师除了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学习校外教育教学先进理念,教育科研的实践创新等相关内容外,也需积极地将自己的教学反思、优秀设计、优秀案例、教学实录等放到学校网页上,同教研组的教师网上跟帖评论。
4、“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的服务制度。
校本教研的服务,包括专业支持、校本培训经费、信息、物资等方面的保障,就目前来讲,最主要的是建立教师教研专业支持制度。
学校要创造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专业支持环境,和专业研究组织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聘请教研人员做学校的教研指导,并通过开展深入且频繁的专题研讨、教师与专家对话、学术报告、名师讲课等活动,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和学校教研的整体水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将在新课程“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广阔天地里,让生命与使命同行,凭借“校本教研”这一平台,在执着教学的背后痴心不改地探索教育的真谛,升华教学的行为,用行动来擦亮教育的梦想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