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模板
资料文库
学习分享
首页 > 文库资料 > 优美短文>清敬和美

清敬和美

2022-05-08 12:37:44 无锡英才网
  “清、敬、和、美”作为当代茶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2012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在西安第十一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茶文化高峰论坛上正式提出的。这一理念的酝酿和成型,是基于该会倡导茶为国饮、以茶惠民、茶和天下的宗旨和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再创茶业强国辉煌的目标,传承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优良传统,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精神,守正开新,与时俱进,有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值得作为礼仪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形式,在全社会普及推广。  “清、敬、和、美”四字,内涵丰富,是中国茶文化精神的高度凝练。  “清”是茶性本然的特征,也是物我合一的自然化境,又可以上升到人生处世哲学的层面,蕴涵“德”“廉”“俭”“真”“淡”“正”“明”等概念。“清”的理念似渊源于道家,《老子》第三十九章:“天得一则清。”一者即道,清于道合。据传为张三丰所作的《清吟》诗曰:“清茗清香清道心,清斋清夜鼓清琴。人能避浊潭清静,逃入云山不可寻。”“清”的第一层涵义是茶事活动基本要求,所谓“茶使极清”“品茗最为清事”,品茶的本色清香,品水的“清明不淆”“清轻甘洁”,以及茶器的清洁,茶境的清幽、清雅,还有茶侣的“故人风味茶样清,故人风骨茶样明”。第二层涵义是道德修养上清心静虑、超凡脱俗、清新出尘的境界,包含了清心、清静、清平、清和、清淡、清雅、清丽、清奇、清越、清新、清逸、清神等意义,既是禅宗自然观的本事体验,也是茶道艺术审美的精神追求。第三层涵义是处世哲学上的精行俭德、清正、清廉、清明、清白、清风、清流,君子之交淡如水,清茶一杯显精神,对于良好政治风气和社会风尚的养成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行之可久,有望见润物细无声之效。  “敬”为礼之本,从以茶敬客的迎客之礼、交友之方、睦邻之道、婚姻之仪,到人与人之间互相敬重敬爱的友好关系,再到人类对自然万物、对规律、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体现的是茶之于礼的价值和人行于世的守则。“敬”的理念当渊源于儒家的礼学思想,贯穿于传统道德和宗法制度的方方面面,也渗透到传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与禅宗“万物皆有佛心”,在真如面前“平等无二”的主张相通。日本早期茶道“茶之汤”中的“一座建立”和“一期一会”最能体现敬的理念。前者本意是茶室设计的一种格局,也就是宾主共置于一个没有分别、没有高低贵贱的位置上,以达致情景交融;后者本意是两人相见即是机缘,或许一生仅此一次,人人都要珍视机缘,相敬如宾,在默默无言的品茶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和”是基于茶文化“清”的本质、“敬”的诚意之上的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合关系。“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有和谐、和顺、和敬、和睦、和美、和善、和平、和气、中和、中庸等义,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世界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以和为贵的道德观、和气生财的生意观、调神和内的养生观,体现中国人的生命伦理和生态哲学。相对来说,道家强调“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儒家强调“致中和”“和为贵”,侧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佛教强调“佛我一如”,关注人于自我、心与体、灵与肉的和谐,三教合一,互为表里,有主有辅,构建起中国传统文化“和”的精神基调。“和”也是茶文化的灵魂,所谓“茶滋于水,水藉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不可”。茶水器火四者相辅相成,加上主事其间的茶人的“精行修德”“素心同调”,方可通过茶事活动,使“体均五行去百疾”,荡涤昏寐清我神的“致和”功用,进而从茶之和,参悟人茶之和,人伦之和,人天之和。茶与民族精神的高度契合,与儒家礼乐道德、佛教参禅悟道、道家养生乐生交互融摄,堪称“国饮”,茶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和”的文化,是“一碗茶中的和平”艺术,发挥着茶“和”人间、茶“和”天下的社会功能。  “美”是茶文化的审美境界,包括“从来佳茗似佳人”的形象之美,“碎玉锵金,啜英咀华”的茶艺之美,轻清甘洁的水韵之美,高雅古朴的器韵之美,幽人韵士的人格之美,“志绝尘外,栖神物外”的灵境之美和“茶兴复诗心,一瓯还一吟”的诗情之美以及清心怡神、证道成圣、参禅开悟、羽化登仙的至境、圣境、悟境、仙境之美,是饮茶生活在艺术审美和精神境界上的升华。  正如禅宗的不立文字、心印传法一样,任何对茶道精神的解说都不可能是完备、完美的。加之茶文化跨界融合的特征,包容万有,海纳百川,天地广阔,动能充足,持正前行,创新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茶人在实践中探索,在总结中提升。  问茶路远,你我都是匆匆的过客!


上一篇: 听石头说话
下一篇: 幽默到骨子里的刘震云

通用模板
推荐范文

范文 | 模板

常用 | 推荐

职场 | 学习

一周排行